https://www.yunlianauto.com

“睡驾”危险性近乎醉驾 酿重大事故

  今年春节,在众多的交通事故类型中,除了酒驾,还有一种危险驾驶,数量急剧上升

  今年春节,在众多的交通事故类型中,除了酒驾,还有一种危险驾驶,数量急剧上升,但仍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就是“睡驾”。

  所谓“睡驾”,是指“在近于睡眠状态中的驾驶行为”,也近乎人们常说的驾车犯困。“睡驾”成因复杂。春节期间,熬夜娱乐、长途驾驶、疲劳过度等导致的睡眠不足,占主要成分。另外,血脂高,也是发生“睡驾”的重要诱因。

  睡驾有怎样的危害呢?

  2000年,《英国职业与环境医学》杂志刊发的一篇论文介绍,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研究人员发现,睡眠不足引发的“睡着”驾驶,与酒驾同样危险。一个17—19个小时没有睡眠的人,其行为能力与一个血液中酒精浓度为0.05%的人相当;而0.05%酒精浓度,在很多国家,都被设定为醉驾的标准。

  2008年,美国科学家在《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睡眠不足,可造成大脑不稳定,使大脑突然出现“短路”。这种“犯困”现象,可能会让人注意力下降和视觉处理程序突然中断。这对于驾车、尤其是行驶在高速公路的司机来说,十分危险。

  按照行驶速度80公里/小时计,驾驶员开车中,眼皮发黏犯困、进而眯觉,即使是短短3秒的瞬间,汽车行驶距离已有70米。这个“失控”瞬间与距离,一旦诱发事故,损害严重性,可想而知。

  目前,国内“酒驾”已渐行渐远,但是对于疲劳驾驶的危险,意识显然还不够。

  在自觉守法的欧洲国度,10%-30%的车祸,诱因都是睡驾,因为它是比醉酒驾驶更为隐蔽、容易忽略的行车天敌。

  为避免睡驾危害,一旦感觉睡意朦胧,千万不要勉强驾驶。尽快停车,至为关键。休息片刻,可以缓解犯困程度。

  将车开到安全的地方后,小憩片刻,以15分钟最为合适。

  为什么建议15分钟?

  超过15分钟,人就会无法控制地进入深度睡眠。这一睡就是七八个小时后了。深度睡眠没有5小时,身体会觉得没睡饱还会“犯困”。因此说,小睡怡情,大睡,索性去酒店、旅馆。

  知易行难,尤其是在没有休息服务区的高速公路,临时停车也十分危险。

  这时,只能采取一些特殊手段,予以应对。

  人们熟悉的嚼口香糖,不失为一种有效脱困对策。因为,嚼口香糖能让人的嘴保持运动,让身体忙起来。

  很多专业司机都是用这招来防止长途打瞌睡。

  这里要提醒一点,口香糖以无糖型为首选。为什么避免涉糖?

  因为糖分摄入之后,血糖会迅速飙升,极易招引瞌睡虫捣乱。这和饭后嗜睡,道理相似,胃消化把大脑血液引到胃里,导致脑缺氧而犯困。

  另外,与之配合的脱困方法是用湿巾擦脸。

  用湿毛巾、湿纸巾擦脸、太阳穴,“元神归位”,脑明目清。

  车厢密闭且长时间使用内循环,车内就会缺氧。而大脑缺氧,就会产生昏昏欲睡感觉。

  应对之策是,调低车厢温度,使用外循环,打开车窗或者天窗,加强车内外新鲜的空气循环,提神效果也非常明显。

  有一些解决犯困的方法,即使是老司机也难想到。

  其一,听自己痛恨的歌。

  长途驾车,很多人准备了大量自己非常喜欢的音乐歌曲,一些舒缓温柔的音乐,越听越陶醉,很容易睡着。

  上车前,不妨准备一两张自己痛恨的曲目,听后,则会让你越恨越精神。

  另外一招就是调整座椅角度。

  过于习惯自己的驾驶姿势,也会让身体渐渐懈怠。犯困了,将座椅靠背调得更直,不舒服的坐姿,可以有效驱赶困意。

  另外,把仪表灯关闭,也是一个很多人不良的对策。

  因为,人在黑暗的地方,身体会分泌出褪黑激素,比起疲劳,激素召唤睡神的能力强了100倍。

  在你感觉到累之前,在不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下,应该打开一点车内的灯光,让褪黑激素不分泌。

  因为它一旦进入你的身体里,就很难不被睡意侵袭,得小睡15分钟才能回血了。

  尽可能避免夜间驾驶。靠灯光驾车,眼睛易于疲劳,更易发生犯困现象。所以,提前规划好行程作息时间,不盲目赶路,也是降低犯困概率、提高安全的重要保障。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yunlianauto.com/article/24/23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