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21日报道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杂志网站11月18日刊载文章称,中国的经营规模完全不同于邻国;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具有极其广泛的基础;中国制造业实力持续发展,给发达和新兴市场邻国造成了深远的挑战。全文摘编如下:
以为中国已过了制造业巅峰,这种想法既挥之不去,又误导害人。
中国制造业事实上极具韧性,正如它持续增长和全球出口竞争力所证明的那样。中国制造业已经挺过了贸易战和关税战,基本上未受伤害,而且已开始未雨绸缪,为国家在各类产品制造领域保持长期领先做准备,从汽车到消费类电子产品。
诚然,某些制造业从中国搬到了邻国。然而,供应链变化似乎并未对中国制造业不断进步有何负面影响。
一定程度上,这反映了一个事实:中国的经营规模完全不同于邻国。其制造业产值超过亚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该地区第二大制造业大国日本,制造业产出仅为中国的四分之一。而印度,虽然在“印度制造”倡议下努力发展制造业基础,但是其产出仅约为中国的十分之一。而越南的制造业增长虽然引人注目,但是它的工业基础仅为中国的一小部分,而且集中在相对少量的产品上。
就此而言,某些生产转移到邻国并未损害中国的制造业基础。事实上,与中国制造业活动巅峰已过的观点恰恰相反,近年来中国制造业部门重新焕发了活力。2016年至2019年,以本币计算的中国制造业产出是2013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三年,2017年和2018年增长尤为强劲。
2016年以来,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出口所占的份额事实上反而增加了,2019年占比18%,是过去二十年来第二高的水平。
这个增幅是其他任何一个出口大国所无法匹敌的。德国、美国、日本和韩国同期在全球制造业出口所占份额全部下跌。在亚洲内部,2016年以来中国的出口价值增幅也超过了地区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具有极其广泛的基础。它在全球的各类产品出口仍在增长,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到技术密集型产品,而且实际上过去三年间中国绝大部分制成品在全球出口市场上所占份额都在增长,包括很多纺织品相关产品——可能是最易受工厂迁至境外影响的产品。
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在越来越多的技术熟练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活动领域建立了本土的竞争能力。在很多这类生产部门,中国公司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获得国际领先地位。这反映在它们的竞争力提高和全球出口占比增加上。
中国制造业实力持续发展,给发达和新兴市场邻国一样造成了深远的挑战,更不用说政策了。发展和维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内容。中国的工业政策和潜在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到亚洲较发达的经济体,先进的出口导向型产业被大量取代。
所以,真正的问题在于:亚洲国家如何找到正确方法,适应中国大刀阔斧的工业化和无与伦比的竞争力带来的结果。它们的回应,将决定中国在地区(如果不是全球的话)制造业等级制度的顶尖地位是否牢不可摧。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yunlianauto.com/article/3/2154.html